top of page

             
 
关于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作为一个钢琴演奏者,这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。从音乐中汲取能量,我走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路,才得知这条路对于我来说是正确的,是值得追随的。这个过程需要时间,我不断地寻找与反思。在此之前,是无尽的黑暗和迷茫。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,需要极大的勇气和信念去克服。

 

2015年我独自来到柏林。在那里的经历不仅是有关音乐或是学业,更是关于人生的一切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新塑造。我付出了极大的代价。一整个所谓的“我”,都在那里被毁灭、死亡、颠覆、重制。但或许这本就是柏林精神的本意,让人们看清并面对真实的本体。

All because of Berlin...

柏林始终在逼迫我成长。而回头看,我获得的不仅仅是音乐上的自由。

 

柏林钢琴学派的教育让我明白:音乐人应当清楚自己对作曲家的责任,并应当摒弃自负,不拷贝模仿,而是追求作品的最底层逻辑真实呈现。那些日子里,我不断接触录音技术技巧。在探索这些未知世界的时候,我总是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。在室内乐演奏中,和其他乐器的对话让我们实现超越语言、年龄和文化的精神沟通。信任、默契,以及警觉敏锐的洞察力,才能让演出在稳定的自由中完成。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经历,使我能够像现在这样深切地体会音乐,沉浸在其中。

 

对我而言,音乐反映出人生各种性格面貌与情绪状态,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所经历的与所渴望的。演奏音乐需要音乐理论基础和音乐智慧审美的共同构筑,同时也需要同等地融合灵魂与技术能力。而技术不是机能,而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能力。

 

旅行到不同国家,那些记忆常常会带给我许多通感:冰岛的神秘,希腊的热烈,西班牙小镇夏日的微风,迈阿密通透的光景,日本的哀静……在演奏钢琴时,我时常会产生通感。这使我在乐曲中时而置身于飞机冲破的云层顶端,时而感受在某个令我落泪的瞬间。这个目标,值得我们凭借自我驱动和不懈努力去付出。只有这样,才能够从单纯的钢琴技巧中解脱出来,才能给予他人通感。那一刻,作为演奏者才能真切感受到:我通过乐器表达内心,和音乐融为一体。实现脑海中的声音。在此之前,我也确实必须跨越许多障碍,才能觉得我终于能够满足自己内心的标准。

_DSF5500.jpg

于2022年疫情期间的日本广岛

  • Youtube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
© 赵嘉宁 2025,解释权终归本人所有

bottom of page